2013年《中國夢想家》舞台上,鄧雪鳳一身舞衣,同遠道而來的父親叔叔,執手相視,淚眼婆娑,哽咽地道出了多年的心酸困苦。
一場恰如其會的成全
在成長的路上鄧雪鳳一直都是眾人誇讚的好女兒,她的到來,是鄧雪鳳和鄧和平的相互成全。
鄧和平的家庭,在村子裡已經算得上是貧困至極,貧困到鄧和平人到中年仍然是娶不起老婆的。
鄧家五口人,父母年邁且多病,弟弟的智力有問題,鄧和平自己也是常年多病,唯一健康的只有妹妹。但農村家中五口人,只靠一個弱女子的肩膀又如何去支撐。
大多數時候,鄧和平仍然帶病勉力支撐家庭。
對此鄧和平從不抱怨,也從不向命運低頭。
撿到這個小女嬰的時候,鄧和平矛盾過,家中的情況著實堪憂,如何撫養這個女嬰長大。
更何況家中連個女主人都沒有,這些年相親過的女方但凡知道了鄧家的情況都是扭頭就跑。自己一個大男人,如何養得了這個嗷嗷待哺的小孩。
也許是感知到了什麼,小女嬰緊緊地抓著鄧和平的手指頭,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。
鄧和平心裡難受了:「這個苦命的娃兒,她害怕我不要她。」
他咬咬牙,狠下心來,用破爛不堪的衣角擦拭眼角的眼淚對妹妹說:「妹妹這個娃兒,我來養」
從此,冰天雪地里被遺棄的小女嬰,成了鄧家的雪鳳。鄧家給了雪鳳另一條生命,而雪鳳也回饋給鄧家煥發生機的希望。
自從雪鳳來到了鄧家,原本死氣沉沉的生活被打破,鄧和平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養育一個孩童成人有多麼的艱難。尤其是一個大男人要養育一個女嬰。
從換尿布開始,怎麼梳頭髮,怎麼洗澡,怎麼穿衣服,怎麼喂飯,都成了鄧和平要學習的課題。
他時常請教村子裡的大媽們,也總有閒言碎語被傳到耳邊。
有人笑他,老鄧家連姓鄧的都養不活了,現在還要多養一個沒血緣關係的孩子,簡直是有點可笑。
鄧和平每每聽完也只是搖搖頭笑笑,並不去反駁解釋些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