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令人唏噓的是,藺相如臨終前仍上書趙王,力陳「休養生息、十年勿戰」之策,卻未被採納。他死後,趙國徹底倒向主戰派,廉頗被推上風口浪尖。
邯鄲百姓自發為藺相如送葬,沿途哭聲震天。一位老儒生嘆息:「藺卿存,趙國穩;藺卿亡,趙國危矣!」此言一語成讖。
廉頗的孤臣之痛
藺相如死後,廉頗成為趙國唯一的支柱。然而,他的處境愈發艱難。宗室貴族郭開等人不斷誣告廉頗「擁兵自重」,趙王屢次派遣使者監視其動向。
公元前245年,趙孝成王去世,其子趙悼襄王即位。新王聽信讒言,以「年老無用」為由罷免廉頗兵權。廉頗悲憤交加,當眾斬殺戰馬,怒吼:「趙國不用我,天亡趙國!」
被奪權的廉頗逃往魏國,試圖借他國之力反攻秦國。然而,魏國忌憚秦國報復,僅以虛職安置廉頗,實則將其軟禁。昔日的趙國戰神,淪為異國階下囚。
流亡歲月——廉頗的最後掙扎
廉頗在魏國鬱鬱寡歡,仍密切關注趙國局勢。公元前236年,秦軍攻趙,連克九城。趙悼襄王急召廉頗回國,卻遭郭開阻撓。郭開賄賂使者,謊稱廉頗「一飯三遺矢」,徹底斷絕其復出之路。
楚王聞訊,秘密接廉頗至楚地,許以大將軍之位。廉頗卻嘆息:「吾思用趙人!」在楚國的兩年間,他多次訓練軍隊卻無實戰機會,最終病逝於壽春(今安徽壽縣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