穀雨時節,雨潤百穀生
穀雨,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,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,承載著「雨生百穀」的農耕智慧。此時,太陽到達黃經30°,氣溫回升加快,降水顯著增多,正如其名,雨水滋潤大地,穀物茁壯生長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記載:「三月中,自雨水後,土膏脈動,今又雨其谷於水也。」古人觀察到這一時節雨水增多,有利於穀物生長,故命名為「穀雨」。
濕邪入侵,健脾祛濕正當時
穀雨時節已至暮春,潮濕多雨是此時的氣候特點。中醫認為,濕為陰邪,易損陽氣,易傷脾胃。故而穀雨養生,應重視健脾祛濕。若起居飲食不慎,易感濕邪,出現食慾不佳、便溏腹瀉、身體困重、關節肌肉酸痛不適等脾虛濕困的症狀。
起居有常,夜臥早起常通風
春末易感疲乏,故應注意休息,調整睡眠質量,夜臥早起,順應自然規律。穀雨時節,氣溫逐漸升高,空氣濕度增大,容易滋生細菌。因此,要保持室內通風,定期開窗通風,保持空氣新鮮,避免潮濕環境對身體的影響。同時,早晚溫差較大,外出應注意增減衣服,防止因穿得過多出汗脫衣而著涼,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。
飲食調理,健脾益氣利水濕
穀雨時節,濕氣較重,容易困阻脾胃。可選擇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食品,如薏米、赤小豆、茯苓、山藥、冬瓜、芡實、扁豆等,這些食物均有健脾利濕的功效,可煮粥或煲湯食用。例如,薏米赤小豆粥、山藥荷葉茶、五花祛濕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同時,應忌吃生冷肥膩之物,以免進一步損傷脾胃,加重體內濕氣困留。此外,適當食用甘味食物如南瓜、紅薯、紅棗等,可以健脾養胃。
運動養生,和緩舒展解春困
穀雨節氣增加運動量有助於排出體內濕氣。但運動要忌涉風受寒,宜多參加慢跑、快走、跳繩、打球等有氧運動,還可以打太極、練瑜伽、散散步,多做舒緩運動,切忌出大汗。適當的運動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,還能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情志調節,心態平和戒躁怒
穀雨時節,降雨增加,空氣濕度大,加之人體肝氣旺盛,易影響脾運化水濕功能而出現濕氣加重,導致人的情緒波動,或急躁易怒,或抑鬱低落。因此在穀雨時節要保持心態平和、情緒樂觀,遇事不要急躁,學會自我減壓。可以通過踏青、賞花、練習書法等方式放鬆心情,避免焦慮或發怒傷肝。
中醫外治,輔助祛濕有妙招
除了飲食和運動調理外,還可以採用一些中醫外治法來輔助祛濕。如拔罐、艾灸、推拿等,這些方法可以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溫通陽氣,從而達到健脾祛濕的效果。例如,艾灸中脘穴、關元穴、神闕穴、足三里等穴位,既可以溫通陽氣,又可以健運脾胃。
穀雨時節推薦幾款健脾祛濕的湯:
一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