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趙普是個文人,同時也是個聰明人,早就知道趙匡胤會問這個問題,所以提早就準備好了應對措施。
從兵、權、錢三方面入手,簡單來說就是把地方的權力分離,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軍政分家,然後斷其財政,由中央直接補貼,只足夠其生活的軍餉,沒有多餘的錢去招兵買馬,這樣就能防止地方割據。但是中央這群人,怎麼解決,也就是兵權這個問題怎麼解決?
趙匡胤自然知道趙普想說些什麼,但是終歸還是念及之前的兄弟之情沒有同意。
趙普為此曾多次力勸趙匡胤,最終趙匡胤被趙普成功說服了,原因無他,只因為趙普說的有道理,是為不可控因素。
當時趙普大概說的是:「您信這些兄弟沒問題,有交情,但是您也了解他們,他們有吶個是良將之才,能駕馭如此多的兵馬呢,他們沒有反意,但是他們的部下呢?要是強行給其穿上黃袍,那時又該如何是好?」
趙匡胤一聽有道理啊,於是也就堅定了決心。二人就著如何和平的解決這個問題商量了許久,最終研究出來了「杯酒釋兵權。」
公元961年,趙匡胤宴請一眾高級將領,其中多為之前跟隨其造反的那群人,仔細觀察下就會發現這群人清一色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,文臣一個沒有。
眾人一直從晚上喝到了深夜,半夜趙匡胤起身說道:「沒有諸位,我也當不上皇上,如今是身為皇帝,卻沒有以前快樂,還時常夜不能寐啊。」
諸將領聞之此言皆是不解:「陛下這是為什麼,如今天下已定,您是九五之尊,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?」
趙匡胤看著坐在下位的諸將領說道:「這皇帝之位不想做,可是將軍之位有人要做啊,要是哪天你們的部下把黃袍強行加再你們身上,到那時你們如何是好?」
眾人聞聽此言頓時臉色大變,酒也醒了大半,都慌忙跪倒在地:「臣等絕無二心,還望陛下給爾等指示一條明路。」
趙匡胤順勢說道:「人生苦短,何不趁著剩下的時間多積累一些錢財做個富家翁,逍遙一生呢!」
眾將領此時也反映了過來,急忙跪倒在地謝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