驪姬色迷晉獻公,毒肉害太子,以一人之力幾乎斷送晉國
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驪姬不是普通的寵妃。她出身異族,卻在晉國王宮攪動風雲,一盤毒肉、一場讒言,把一位本應繼位的太子送上絕路。這一場晉國宮廷劇,沒有勝者,只有滿地狼藉與無盡陰謀。故事從她進宮那年開始,整個晉國的命運,也隨之一點點變形。
美人入宮,宮廷風雲初起
晉獻公出兵驪戎,只是一場常規討伐戰,沒想到這一戰之後,王宮迎來一位致命女人。她叫驪姬,是俘虜來的美人,容貌出眾,善於舞蹈,說話柔和,極得晉獻公寵愛。最初,她只是個被安排在後宮深處的「人質」。沒多久,獻公便破格將她封為夫人,並允許她帶來族人,還為她建獨立宮室,位置緊鄰太子寢殿。
她的出現打破了宮廷原有的平衡。太子申生,是正妻齊姜所生,自小聰明穩重,被眾臣看作晉國未來希望。重耳和夷吾是申生的異母弟,各自也有支持者。但在宮廷權力遊戲中,誰親近君主,誰就有話語權。
驪姬並不滿足於宮中榮華。她知道,只有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,她在晉國才真正有立足之地。於是她開始布局。第一步,是拉攏宦官與近臣。東關嬖五、梁五等人成了她的眼線,天天在晉獻公面前說重耳、夷吾和申生的不是,反覆強調三子羽翼漸豐,有篡位之心。
獻公起初半信半疑,但隨著邊疆局勢緊張,他開始感受到權力不穩的壓力。驪姬乘勢建議,將太子申生派去守護曲沃,重耳鎮蒲,夷吾鎮屈,既能鍛鍊他們,又可分散他們的勢力。提議一出,朝臣面面相覷。獻公卻點頭同意,三位王子接到命令,被迫啟程遠離國都。
宮中空了,驪姬坐穩了位置。她繼續推動計劃,想讓自己年幼的兒子奚齊成為繼承人,但禮法在前,嫡庶有別,她沒辦法直接廢長立幼。她明白,只有除掉太子,才能徹底掃清障礙。
接下來的動作迅速而精準。驪姬利用王太后的喪禮,指使申生將祭肉送回宮中。肉里早已動了手腳。獻公一看,竟是太子親送,照常收下。宮中侍犬食後口吐白沫,繼而死去,又有宮人試食,也當場毒發身亡。驪姬不慌不忙,將整個事件歸結為太子之謀:「殺父篡位。」
消息傳出,朝野震動。太子的親信杜原款被處死,申生在曲沃遙聞宮中動靜,立即明白局勢兇險。回京是死,不回也活不了。
一口毒肉,太子命喪曲沃
毒肉之事曝光之後,整個國都開始暗流涌動。百官議論紛紛,但沒人敢站出來為太子開脫。獻公憤怒、失望、羞愧交織,只說了一句「留不得」,便斷絕了對申生的信任。
曲沃的太子府,一夜未眠。申生很清楚,哪怕百口莫辯,也難逃一死。他沒爭,沒逃,也沒請命。他寫了一封信,說「寧死不陷父於不仁」,然後用腰帶上吊。死在了母親靈前的樹下。
消息傳回國都,晉獻公沉默了整整一日,沒有下詔安葬。屍骨由曲沃臣民草草掩埋。此時王宮裡,驪姬正為奚齊加冠禮做準備,整個朝廷竟然沒人再提申生。
重耳、夷吾分別聽到兄長之死,反應截然不同。重耳悲憤填膺,立刻出奔狄國,展開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活;夷吾躲入梁國,求得庇護。從那一刻起,晉國的皇子線被徹底割裂,王室徹底失衡。
晉獻公雖然未曾言悔,但朝中老臣逐漸不滿。一些原先效忠申生的貴族暗中聯絡,開始籌謀政變。驪姬自覺風頭太盛,開始低調。但奚齊的立儲過程已全面展開,連國君寢宮門前都掛上奚齊製作的新印。
一次狩獵途中,晉獻公突然倒地不起,幾日後病重不起。王位繼承問題再次浮現,驪姬急忙宣布奚齊即位。年僅十餘歲的奚齊還不懂王權意味著什麼,已經被朝臣盯上。
原本中立的士族開始倒向申生舊部,大夫里克率軍沖入都城,廢掉奚齊,當場將其處死。驪姬倉皇躲進宮中密室,仍沒逃過追兵,終被士兵割喉,屍體暴於宮門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