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罵 400 年的明朝昏君!真實戰績碾壓朱棣,竟被史官瘋狂抹黑?

2025-07-10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3
可這些史實,在《明史》里,被壓在「游幸南京」「追逐嬉戲」之後幾段。讀者翻到時,常常錯過。

不是沒人記錄,而是記錄沒上主流歷史。不是朱厚照沒打仗,而是史書不願承認他打得好。

這不是遺漏,是有意選擇。

不受文官歡迎的皇帝

正德皇帝不是文官系統的產物。

朱厚照年幼即位,由劉健、謝遷等大臣輔政。幾位大臣循規蹈矩,重程朱理學、守成治國,不願君主多事。朱厚照厭倦束縛,成年後主動架空內閣,扶植親信太監——這是他和文臣徹底決裂的起點。

文官集團的反彈很快。

他們開始集體抵制,不止在朝議上反對,更在史稿和奏摺中,描繪出一個「荒唐君主」的形象。朱厚照的興趣廣泛,喜歡演武,出巡、打獵、游湖、設營。文臣稱之為「嬉戲」、為「巡幸不歸」,說他離京荒政。

可他出巡背後,有布防實地、有災區巡查、有兵力檢閱。只是朝中不認這些理由。他不依賴內閣,不按規矩批奏,不用經學口號治國,便註定無法從文官口中得到好評。

修史的,是士大夫;寫碑的,是太學士;掌筆的,是曾被他壓制的台諫。

不許他們說話,就等於不給自己寫功。於是,正德死後,不滿如潮。

朝中復起文官領權,修史時將他定義為「行事悖禮」「輕重失度」。不提戰功,不提政績,只留一段「荒淫失德」。

連他的親征勝仗,都被淡化成「出營遊樂」。平定寧王之亂,被寫作「幸江南,遇而擒之」。

史書用的不是事實,是語氣。

在那一套敘述中,朱厚照成了失控皇帝,是被權力沖昏頭腦的少年。他的成就,不值得肯定;他的缺點,足以抹去一切。

明代文官集權極盛,一個皇帝不靠他們辦事,就等於自斷筆桿子。在筆尖上輸掉戰役,比在戰場上還快。
呂純弘 • 5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0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7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5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